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。 (第6/14页)
书都是很珍惜的,因为年岁很长,城里的图书馆都未见能有我这样的书。小nV孩也服软了,不再说看不懂,再来b问我,默默地拿走了,搁两个月还回来,像借书的一样。但是我放什么她就读什么,有时候还会写些读书笔记夹在里面,字很好看,b我的字好。我看过全都随着下一本给她退回去了。 后来见她的试卷夹在书里了,那时候才刚刚知道她的名字。那是个很少见的姓氏,乡里也是很易辨识的。我看见的时候心头忽然震了一震。百家姓的头一个吧,虽然不少见,并不严谨,因为是同住一乡,改作赵乡 她竟是赵乡家的孩子么。 建国以后,有认识的人给我写信,字里行间带些暗讽,说我这种人,该到台湾去。我不愿意听别人说我是哪种人,因为应该不会有好话。当时好多老板都跑到台湾去,因为这片土地容不得他们了,或是要容得了就要接受改造。至少名义上还是中国又不像早年割让或者分出去的极北方土地一样。实在是禁不住再战了,内战是最耗费的,连民心也割开了。政权也不过是个名字罢了,也都是带着百姓过日子,谁当权不该向好处改革?这些事情只有权益,倒没有多少对错之分。如果矛盾起来,几年的建设又白费了。只要不再战,和和气气的言和,那不就是最好的了么。 新仇旧恨,若少了挑拨,大约只是更替几代领导人的功夫就能散了。只要是中国,哪里又不是待着呢。我南派的朋友就有不少在台湾,可我不想去,我没怎么去过,也没有特殊的感情,去了又恐想起什么来。 我在北京待了两年,去中原河南了。唐都在洛yAn,我以为首都在北京是为了方便船只来客,仅仅放个天津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