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_第25章 老友重逢,既谈工作又拉家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5章 老友重逢,既谈工作又拉家常 (第2/4页)

br>
    杨长喜:这些年您一直关心着我。我很感谢。你们都不晓得吧?我在社教期间,跟着周书记搞社教,他是团长兼队长,带一帮大学生哥哥,农民只有2个,我是其中一个。当地一些人评价周书记,他一天到晚不做声,这人只怕蛮狠罗。周书记跟队上的一些妇女捡棉花,那些女的快活得很,找他开玩笑,他横直不做声,只埋到脑壳捡。那些女的问我:这个人是搞么得的呀?那时候不准公开职务的沙。我说,不晓得他是搞么得的。跟我一样的,都是做工的。

    周立民:嘿嘿。那些事你都还记得。老杨!依你看,在你们大队搞么得副业最赚钱?

    杨长喜:养猪、养鹅、养蜂、养蚕,还有养鱼,在俺这里最赚钱。这几项被人们通通认识了,尝到甜头了。其次是做砖,手板的,机子做硬搞不到油。群众还相信手板的砖,耐用,结实。这几项搞好了,人平至少毛收入500元。我家养两桶蜂,不出门追花,一年四季都在自己家里,一桶蜂收入80元,如果哪里花季就把蜂运到哪里去,每桶蜂收入至少200多元。我家还养了几十只鸭,不过不大称心,全被老鼠药闹死哒。

    社员廖仲仁一家人平收入只有100元。他本人是好脑木匠,劳力也好,主要原因是不会调排。原先搞集体的时候,尽是我呵到他,而今分到户,何个呵他吔!去年,队上分给他600元,他自己织黄鳝篓儿收入500多元。他就是懒,爱打牌,不会调排,种田缺技术,不里手。晚稻只长得几寸深,就出了穗。早稻亩产500多斤。

    社员廖秀合一家7口人,今年人平收入150元。堂客有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